发布时间:
2025-07-28 22:13:02
从趋势看■◆★◆★■,新一轮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调结构、优供给■◆★。通过限制过剩产能新增、鼓励兼并重组、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化工行业正逐步摆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境。对于行业而言,这不仅是缓解当前压力的必要手段,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★★★。
产能利用率的走低更凸显了供需矛盾。2025年第二季度★★,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.9%◆■★◆★,同比下降4◆★★■◆.5个百分点;行业库存也持续高企,截至2025年5月,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库存同比增长5%,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6.1%,短期内消化压力较大。尽管2020-2023年的产能扩张周期已接近尾声★◆,但新增产能的消化仍需时间,供给端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。
而当前★★,行业正站在新的转折点上★◆◆★★。从历史数据看,化工周期在底部区间徘徊已久,需求端短期改善空间有限,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正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。这一转变的背后,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——在产能过剩★◆■◆★■、价格低迷的背景下,只有通过优化供给结构◆◆◆★◆、淘汰落后产能,才能实现供需平衡与高质量发展。
数据显示★◆■★★■,截至2025年7月中旬,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(CCPI)较年初下降近7%,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★■★★。无论是POY、氨纶等化纤产品,还是磷酸一铵、草甘膦等农化产品,亦或是乙烯、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★◆■★◆,价格均呈现持续下行趋势。受此影响,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:2025年1-5月,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■■★.1%,但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4.7%。
然而,海外市场的增长空间却受到限制★★■◆。作为全球化工品第一大销售国,2023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总额的43.1%,但与此同时■★■■■,贸易摩擦也持续加剧◆■■★★。2016年至2025年7月★◆★◆■◆,全球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中■★◆■,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涉及158起◆★,占比达21◆■◆■.9%◆■★★◆,位居各行业之首◆◆★。尽管2025年欧洲多家化工巨头出现关停潮,但对国内相关化工品价格的提振作用有限,海外需求增长面临瓶颈。
回顾2008年以来的工业景气周期,化工行业的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第一轮周期(2008年底-2015年)中,四万亿需求刺激带动行业快速回升;第二轮周期(2015年底-2020年中)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三去一降一补优化了行业格局;第三轮周期(2020年底-2023年),出口复苏与新能源需求高增成为主要驱动力。
在需求端,国内市场正迎来政策利好。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,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★★◆◆■★,为化工行业下游需求注入动力。从数据看,2025年1-5月空调产量同比增长5.9%,家用洗衣机产量增长9■■★◆★.3%;1-6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,新能源汽车更是保持高速增长,这些都为化工原料需求提供了支撑。
政策引导下◆■■,化工及相关行业积极响应。草甘膦行业召开反内卷专题会议★★■■★◆,探讨解决过度竞争问题;聚酯瓶片企业宣布减产检修★◆,涉及产能占比达20%;化工物流◆■★★■◆、光伏等行业也纷纷发布倡议,无序竞争。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短期供需矛盾★■★◆■,更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提升与技术创新■★◆◆。
2022年以来,化工行业整体呈现下行态势■◆◆★■,从2021年的高位逐步回落★■■★■★。进入2025年■■,尽管国内多项扩内需政策落地带动需求企稳,但供给端的竞争加剧让行业面临多重压力★★◆■★★。
近年来,国内化工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阵痛。从价格持续下行到企业增收不增利,从产能利用率走低到库存高企,行业竞争加剧引发的内卷问题日益凸显■■◆◆◆。在此背景下■■,反内卷成为行业共识◆★,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呼之欲出★■■★◆,正推动化工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。
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推进,化工行业正迎来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期。在供需关系逐步优化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,那些注重技术研发、能效管理与产品升级的企业将脱颖而出■◆◆★■★,推动整个行业走出周期底部,迈向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■■★◆。
面对行业困境,反内卷已成为政策与市场的共同选择■■★。自2024年7月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◆◆,相关政策持续推进:2025年7月凯发k8体育平台网址★◆◆◆■,中央明确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◆★、推动落后产能退出■◆◆★◆,为行业发展定调。
今天分享的是:2025化工反内卷报告(开篇):反内卷势在必行,化工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呼之欲出